小暑后,头伏至;小暑过后,气温逐渐上升。此时,是自然界阳气最盛之时,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。尤其是几种病,“夏治”的效果更好。
图片
“夏治”是利用夏季阳气最盛的时机,借助天时补阳散寒,顺应天时迎合身体,通过一些中医手法,达到预防和治疗冬季疾病的目的。
冬病夏治理论最早见于《内经》,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指出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”春夏养阳也就成为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。
尤其是以下这几种疾病,最顺应“冬病夏治”的中医理论,一定要抓住小暑过后调病治病的关键时期。百草君还整理了一些“冬病夏治”的中医疗法分享大家。
哪些病适合 “夏治”?01图片
呼吸道系统病的中医证候为本虚标实的典型寒证,患者体质大多阳虚内寒。而小暑后体内寒凝之气最为薄弱,此时驱除寒凝,容易使土崩瓦解去除病根。
尤其是肺中寒痰潜藏颇深,盘踞顽固,平日里很难短时间内祛除的病症,趁夏日寒凝薄弱之际发起攻势,治疗效果更明显。
比较适合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阻肺、肺气肿、慢性过敏性鼻炎、间质性肺病、慢性肺心病等。
02消化类疾病,比如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消化不良等。这些疾病需要控制饮食,减少食物的摄入量。
而小暑后,高温气候会让人减少对热量的需求,更利于控制饮食,减缓脾胃、肠道负担。因此,能缓解多种消化系统病。
03图片
小暑后,气温逐渐升高,肌肤腠理之汗孔大开,用药物或艾灸调理可以更好地透过皮肤吸收,充分发挥药效,有显著的治疗效果。
04风湿类疾病多与风寒湿邪有关,像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肩周炎、膝关节炎、腰腿冷痛等虚寒性疾病。
小暑后治疗风湿类问题,能更好的借助天地之阳驱寒散湿。
05图片
妇科病多与虚寒有关。小暑后治疗这类问题,能借助夏季阳气祛除体内阴寒,可舒经通络、温化寒湿、活血祛瘀,利于盆腔内的血液循环。
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痛经、盆腔炎等病有不错的改善作用。
冬病夏治的中医疗法艾灸法
小暑期间,可以用艾灸法进行“冬病夏治”。《扁鹊心书》中有云:“扶阳之法,灼艾第一”。
用艾灸法调治身体,能借助小暑后的天地之阳,通经活络,祛除病邪,增强祛除“冬病”的作用,调理效果事半功倍。
食疗法
图片
小暑过后,气温高升,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,在冬病夏治的饮食上要注意:宜清淡不宜浓重,宜消化不宜黏腻,不可过多食热性食物和过辛辣食物。
尤其患消化系统病的人,一定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。
贴敷法
小暑后,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时机。
此时用贴敷法进行穴位贴敷,能使药物迅速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,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,对阴寒之邪较盛的病症治疗效果十分有效。
参考文献:
[1]姚欣艳. "小暑节气的养生要点." 保健与生活 13(2024):26-27.[2]孙庆. "小暑节气的养生保健." 开卷有益:求医问药 7(2022):2.[3]布丁. "二十四节气之小暑." 知音漫客 14(2022):34-37.
[4]谢英彪. "常见病如何"冬病夏治"." 老年健康 8(2010):2.
[5]郭晓燕, 薛鸿浩, and 张惠勇. "又到"冬病夏治"时." 家庭用药 (2016).点击关注
学习更多中医知识
▼
设置星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好股配资平台,股市炒股杠杆,南京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